×
返回
资讯
何森:什么是气流组织和空气处理系统?
2019-03-13 浏览量:3638

何森 CEO

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有限公司

何森,60后,研究生学历,曾任大学教师、科研和设计工作者、三次创业经历;《室内环境健康指南》和《中国舒适家居行业发展白皮书》的主编;在空气质量新风系统、室内舒适环境等方面有较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目前为无锡科希家室内环境有限公司CEO,专注互联网+室内环境云平台的开发工作。

      气流组织是指空气的流场特征。空气流动的动力有三类:一是压力,空气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运动;二是密度,密度高的空气向密度低的地方流动。空气温度高,密度低,因此冷空气向热地方流动;三是组分浓度,空气中的污染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如果三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气流的流动就会变得很复杂。

      通风换气(新风)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将处理过的室外空气尽快送到人呼吸的地方,让人享受室外空气的“新鲜”,此作用称作“换气”,评价指标是“空气龄”,指空气从室外到室内再排到室外所需的平均时间,其倒数称作“换气次数”。这个换气次数是实际的数值,也就是带“换气效率”的实际数值;而设计计算中是以新风量除以房间体积的换气次数,相当于换气效率100%,实际上夸大了效果;另一是将室内产生的污染尽快排到室外,此作用称作“通风”,评价指标是排气口的浓度与室内平均浓度之比,这个也叫“通风效率“。好的气流组织就是“换气效率”和“通风效率”高的气流组织方式,这两个效率与合理布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相对位置关系密切。“置换通风”就是一种高效率的气流组织形式,但其效果也需要通过计算换气和通风效率来评价。通风换气效率高,在达到同样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处理空气量,减少设备系统投入运行能耗。另外在某些风管安装尺寸受限值条件,如住宅辐射空调,没有送风管道截面积小,必须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换气效率”来实现除湿设计目标。

       房间里的空气龄最小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最小的情况是底部均匀送风,而顶部均匀排风,这种情况在房间中产生的污染物(如人体发出的病毒)会完全被气流带走。这时空气龄取决于房间高度和风速。这里例子中,气流是上送,如果改为下送效果如何?这个效果与室内污染源的位置有关。空气污染扩散中,房间空间的压力差、温度差、浓度差三种因素都会对气流组织产生影响,新风实际上是强制通风,但其换气次数并不是很大,动力不是很大,因此出风口的风速和风向对实际空间的气流组织有一定影响,也导致不同的通风换气效率。但计算一个房间的实际通风换气效率非常麻烦,实际设计中则是按通风换气效率的一般规律来合理布置送排风口。

       在非均匀气流的情况下,房间里会有气流漩涡,也就是虽然主导气流朝一个方向流动,但是局部会有回旋气流反方向运动。比如,虽然抽油烟机吸力很大,但还是有味道被排到厨房以外的原因,这就是气流组织还有不理想的地方。侧吸式抽油烟机的气流组织要好于上吸式,因此其需要风量更小。所谓“大吸力”抽油烟机在技术上实际上用风量来弥补气流组织不合理(效率低)。

      空气污染物分为化学污染物(分子)、细颗粒物(PM2.5等)、细菌等。化学污染物分子直径很小,可以随着气流运动,随着气流逐步增高,在排风口处浓度较高。也就是说,新风的合理气流方向是从距人活动较近的风口进入,从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地方排出,住宅中这个地方是卫生间、设备间或衣帽间,这就是比较好的气流组织方式。由于厨房所需要的排风量远大于新风风量,因此不在厨房做新风排风。

       PM2.5和细菌比较大,能随速度高的气流运动,但不能被低速气流带走。因此,其主要在空间做布朗运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新风排风口对排污效果影响不大。

      住宅中每个房间都需要布置新风送风口,但没有必要在每个房间布置排风口,其主要原因是房间送风口的风量固定调整,但如果装排风口,排风口的风量是无法调整到与送风量相同的。如果每个房间的送风量和排风量不相等,按物质守恒定律,一定会有空气从门缝进入或排出。这样的送回风口布置方式不如每个房间送风、集中排风的布置方式。

       空气处理包含温度和空气质量处理,而新风只是空气处理的一部分。空气处理属于多功能空气处理,是新风、过滤、净化、加湿、除湿、热回收等功能的组合,设计住宅中的空气处理系统,可参考以下内容。

1)住宅每个房间的通风换气量(新风)有最小要求。

2)而风量基本与风管截面积(直径)有关,送风管道大小要根据风量确定。

3)在全年使用的情况下,热回收新风机不一定能降低总能耗,也就是未必是经济的。新风选型要考虑安装和管道布置问题,比如在严寒地区要保证风管外壁不结露。

4)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布置要从通风换气效率角度去评价。地板送风顶部回风的效果要好于顶送顶回的布置方式。每个房间都安装送风和回风口的布置未必是最好的布置方式。

在住宅内,由于空间和装饰限制,很难有富裕的通风管道的布置位置,管道小通风量就小,要达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则必须提高通风换气效率,也就是更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是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

5)新风机风量较少,精确分配比较难。比较合理的分配方式是采用分风箱,主管道风量比较均匀地分配到各支管道中。

6)新风机的额定风量都是在指定风压下的数值,管道阻力加大和滤网阻力增加会减少实际送风量,因此最好使用变频风机以便有效调节风量。最好使用恒风量变频风机,以保持正常使用过程中风量稳定。

7)新风机的换气次数一般小于1次,这种小风量即使滤网精度再高也难保证室内PM2.5处于较低数值,因为房间内有很多污染渗透点(门窗、走廊等)和室内散发源。要充分排出室内颗粒物必须外配净化装置(过滤风机或净化器)。

另外,对室内散发的污染物,一定要知道散发强度匹配通风量才能保证其浓度低于健康标准,其保证根本还是要低释放。比如装修污染,不知浓度的情况下,靠标准设计的新风量是不能保证达标的。如果室内有较大污染源又无法加大新风量的话,需要采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器(网)来处理这些污染释放。

过滤网是有使用寿命的,达到使用寿命后滤网阻力会增加很大,而且也会增加滤网拦截污染物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滤网使用时间进行监视和显示。

8)新风机可以配加湿,但需要合理配置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住宅中,加湿部分最好独立安装在管道上,超声波和湿膜加湿不适合使用,电极加湿效果也不理想且需要经常更换损耗件。比较理想的是电加热加湿,但其需要RO纯水作为加湿水源。

9)新风机配除湿是可行的,但要保证除湿效果就要增大新风量或者采用深度除湿。一般单独新风的换气次数为0.5~1次,而保证效果的除湿换气次数为1~2次。因此新风除湿一般有内循环风量。

10)空气质量监控。随着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空气传感器数值可以实时监测并可以用此来控制新风、净化、加湿和除湿等空气处理装置的运行,实现智能控制。

来源: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