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空气质量明显不同。供暖后随之而来的雾霾天被一张张“最美蓝天”取代。喜悦之余,大家仍在担心好天气是否长久?防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还有必要装备吗?
首先,我们要解决3个问题:
1、“蓝天”等于“空气质量好”吗?
毫无疑问的是,“空气质量好坏”与“空气净化器会否被使用”密切相关。然而,蓝天一定意味着空气质量佳吗?
参考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机构的数据,北京地区30天(11月18日~12月17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最低为23,最高为193。其中,中国标准定义AQI“75~115”范围内为轻度污染,那么可以计算出近30天“轻度污染”的天数为4天。
这也就意味着,“头顶蓝天”不一定“呼吸新鲜”。
2、空气净化器只对雾霾有用吗?
空气净化器这一洋家电,因去除雾霾而被消费者广泛知晓并接纳,即去除PM2.5。因此,不难得出无霾就无需空净的结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空净的功能不止净霾,还包括加湿、除过敏原、净离子群杀菌、除味等等。
更严格的讲,空气净化器是一台多方面提升空气质量的家电,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清洁健康的呼吸环境。另外,冬季流感多发,空气净化器的吸附颗粒物功能可帮助减少病菌、预防呼吸道疾病。
3、空气污染除了雾霾还有什么?
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国人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温水煮蛙的状况得到颠覆式转变。
然而,空气污染物远远不止雾霾,室外的汽车尾气、室内的装修残留、甚至认为的二手烟等等都在悄无声息的侵袭着我们的呼吸健康。
蓝天的确意味着雾霾的减弱,可传统空气污染物仍需重视。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等或许都将成为新消费时代的家庭电器刚需。
那么,针对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严格、多样的空气质量需求,空净市场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单一“净化”功能已不能令人满足,综合空气净化、空气循环,提升更为封闭的室内环境的整体空气质量,从“滤”和“疏”两方面着手,防止污染物聚积,做到“空气干净”。
其次,人们对室内空气舒适度的要求紧随清洁度。为基本的净化功能匹配温度湿度调控,提升消费者对“空气新鲜”的呼吸和体感体验,此类多功能空净在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呼之欲出。
围绕“保护家人健康”这个净化产品的消费初衷,在技术功能上升级产品,在使用体验上优化产品。
相信“蓝天”不会赶走真正的“空气净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