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下午,《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技术与优化研究》课题结题会在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召开。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王长毅,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部主任朱俊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景维华,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文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稿件编审、课程改革高考出题专家刘健研究员,北京厚德通建安科技发展研究院李海龙高工,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金继宗研究员出席了结题会。课题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戴自祝,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子玉,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王旭,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研究会秘书长孙广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景维华主持。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副院长王长毅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部主任朱俊英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景维华
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子玉
《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
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研究会秘书长
孙广学
北京市中小学后勤研究会秘书长孙广学汇报了《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原则。
《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主线,以资源、环境节约为主题,以知识、方法、技术为内容,以《课标》、政策和需求为依托,以案例、方案、产品为抓手,以中小学课内外活动为突破口,以中小学管理者、师生、家长为主要受众对象,以培养教育学生为宗旨,以提供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为方向,开展研究。
此研究成果以书籍的形式呈现——《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知识篇”,介绍了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论证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与教育的关系,并提供了如何开展节约型学校建设的案例,是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提高节能减排认识的“心灵鸡汤”;第二部分“教育篇”,采用理论加案例的形式,是班主任、德育干部实施主体教育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源;第三部分“教学篇”,是面向学科教师而撰写的节能减排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案例,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涵养提升;第四部分“技术篇”,面向学校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讲的是如何利用节能减排开展环境建设,如何引进和管理节能减排科技设施设备,以及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为使此书更具参考价值,课题组联合此书编者特邀部分中小学校校长和第一线教师,针对书中四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逐章逐节的讨论和研究,将初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精简,精益求精。
《学校节能减排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专门针对中小学“节能有道,节俭有德”的好教材,它很好地解决了以往节约型学校建设和节能减排教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书是学校班主任、党政工团德育干部、学科教师、行政干部,乃至后勤管理人员实施节能减排教育的教科书,也是学校乃至社会各界朋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俭养德”的教育读本。
《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技术与优化研究》课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戴自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戴自祝对《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技术与优化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技术与研究》课题以中小学校的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质量为调研对象,一方面,通过对新风系统相关标准、空气净化产品性能规范调研、新风系统计算模型的建立、分析新风系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与测试评估的方法,对北京市5所学校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为中小学校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与优化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并提出中小学校新风系统实施方案,进一步对新风系统改造后的学校教室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测试,以检验其系统运行效果。
中国校园空气治理课题组根据调研、试点及统检情况,编写针对中小学空气质量改善的相关标准,以保障校园空气治理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完成《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标准》、《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测试方法》、《新风净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项标准。
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对于中小学教室来说,根据新风量及净化效率要求的不同,新风系统的安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可在空调机组、送风管或送风口加装过滤净化设备,对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目前这种情况较少;采用非集中空调系统的可以采用集中式新风系统和单体式新风系统两种方案;此外,对于学校,无论新风量还是净化能力在有人、无人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新风净化系统有必要加装智能可调节装置,实现上课——下课期间工况的自动切换功能。
2.通过对目前教室内的CO2和PM2.5浓度进行测试,发现:无论在上课期间还是下课期间,教室内的CO2浓度均大于1000ppm,有时甚至超过1500ppm,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同样,在室外PM2.5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室内的PM2.5浓度都大于75ug/m3的标准要求,系统运行十分钟后,均未能达到要求;建议中小学教室采用新风净化系统时,净化效率应不低于70%,可将CO2和PM2.5浓度质量指标,依据学校现实情况分级设定。
3.冬夏季若采用热回收均可以节约一定的费用,所以冬夏季宜考虑采用热回收。
4.一间教室的预估增量成本在16000—28000元之间,年运行费用包括电费和清洗更换费用大概在5000—6000元之间。
5.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通常给人们噪音大的印象,调研发现《空气净化器》、《通风器》中要求的部分通风净化设备噪音值无法达到《民用建筑隔音设计规范》中的部分室内噪音限值。因此,建议在安装新风净化系统时,应要求实测安装系统的噪音必须达到《民用建筑隔音设计规范》中的室内噪音限值。
6.静电除尘的净化系统会产生一定量的臭氧,使人们对于新风净化系统存在一定的疑虑。国内外研究表明,若净化系统的臭氧排放量达到国家《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规定的0.05ppm标准,对人体的危害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在选择安装新风净化系统时,必须要求臭氧增加浓度小于0.05ppm(0.10mg/m3)。
7.在新风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学校对于新风系统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引导才能提高。戴老师建议本课题结题后,继续以中国校园空气治理课题组的名义开展校园空气治理知识普及,针对中小学校的相关设备维护部门,举办新风系统维护培训等系列活动。
评审专家意见
听完课题组汇报后,评审专家们作了发言。
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文研究员
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文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成员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同时,她提出,环保教育要与学科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需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让学生具备现代文明素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稿件编审
课程改革高考出题专家刘健研究员
人民教育出版社稿件编审、课程改革高考出题专家刘健研究员用”高、全、细“三个字对课题研究成果做出了评价。”高“是指研究课题的层次高,战略高。此次研究成果具有育人价值,培养中小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使此研究更加有意义;”全“指的是此次研究覆盖范围全,涉及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让理论从教育方面实施,结合各个学科进行教学,还对中小学后勤部门制定了理论规范,全面宣传节能减排理念;”细“则是指研究成果—《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中小学各个学科如何结合节能减排理论进行教学做了详细的指导,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学习资源更丰富。
北京厚德通建安科技发展研究院李海龙高工
北京厚德通建安科技发展研究院李海龙高工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本课题立足中国国情,深入系统地研究阐释了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是一次高质量的研究。下一步,要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争取研究成果早日落地。
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金继宗
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金继宗研究员指出,中小学校应该安装新风系统,新风净化系统进校园是近年来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是新风系统在我国走向普及的开端,也是我国教育环境观念变革的一大进步。希望课题组下一步可以对新风净化装置安装和使用等内容以及中小学校清洁能源采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会上,各位专家对课题进行了点评指导,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理论与实践》、《封闭型教学场所空气治理技术与优化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认为两个课题对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和教室空气质量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具有基础性、前沿性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各位专家经过评议,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