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暖通空调研究所副所长李振海作为资深行业专家,做了题为《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促进行业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将包括行业标准在内的政策、法规视为新风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通过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指出我国现有标准存在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之处,并告诫规范和标准的缺失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最后他呼吁政、产、学、研共同努力推进居住建筑新风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李所长的演讲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新风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撑
1、强烈的社会需求
随着现代建筑节能和建筑气密性增加,自然换气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問題越来越严重,从政府到民间,改善通风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新风产品的需求也因此愈加强烈。
2、完善的理论、技术支持
行业要健康发展、首先要端正发展的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室内甲醛、VOCs等化学物质污染,我国逐步开始家用通风换气系统的研究开发与评价,到21世纪初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化,人们的目标开始锁定在: IAQ(室内空气品质)上面,这不是应急措施,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新风系统并不是因为雾霾严重而提到发展日程上来的,严重的雾霾只是加速了我国新风行业的发展过程。
3、产业基础的支撑
从1974 年中国的第一台换气扇诞生算起,新风产业迄今在我国已经走过了40 多个年头。从第一代普通换气扇升级到第二代机械式新风系统,用了近 30 年的时间,现在随着智能化家居时代的到来,新风行业将迎来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国的新风产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今后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4、政策、法规、标准的完善
中国新风行业要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规范。目前新风系统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系统设计问题。不同地区适用技术的选择与控制策略、总体风量与各室风量确定方法以及风量输配系统设计方法等,尚不完善;2、全热交换换气机(静止式)主机的设计制造问题。整机: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的关联确定,结构设计与流道设计优化、噪声控制、净化组件与压力平衡(动态)等。芯体:热湿交换膜材料选取方法欠缺、流道结构优化、高性能膜材料芯体设计方法等欠缺;3、风量分配装置与高性能风管。风量可调节分配装置、安全风管;4、评价体系。材料评价方法欠缺;5、施工规范;6、验收问题;7、运行维护:净化组件及芯体寿命。
二、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及主要缺失
1、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
我国现有的新风标准和规范:国推标:GB/T 34012-2017《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GB/T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团体标准:T/CAQI10—2016《新风净化机》、TCAQI 25-2017《新风净化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范:CQC 6401-2017《家用和类似用途新风系统(装置)认证技术规范》;
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有ANSI/ASHRAE 84-1991(美标)、EN 308-1997(欧标)、JIS B 8628-2003(日标)、CAN/CSA-C 439-88 (加标)等,由于各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热舒适要求、能源政策的不同,导致标准差异也比较大。我国制定的《GB/T 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可以较全面的检测全热交换装置的各项性能。
2、标准体系主要涵盖内容及我们存在的欠缺
建立健全完整的标准体系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标准体系主要涵盖:1、系统设计标准:不同地区适用技术的选择与控制策略、设计方法等;2、产品标准:主机、部件、辅件、功能材料等;3、评价体系;4、施工规范;5、验收问题;6、运行维护:净化组件及芯体寿命。一个新风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看到我们自己身上的缺失点在哪里,下面探讨一下功能材料的评价方法:
日本JIS标准P8117、Z0208、Z2150分别规定了透气、透湿、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国内相关测试标准有气体透过率检测:GB/T1038—2000----压差法;水蒸气透过率的检测:称重法及红外检定法;纸材阻燃性能的检测:GB/T 14656—2009----炭化长度和GB2406-80----氧指数。但是膜材料的传热性能?抗菌性能?耐污性能?在哪里呢?都一概缺失。作为规范产业行为的标准如果严重缺失的话,难以想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三、系统的复杂性导致标准的复杂性
新风系统看似简单,却有着独特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使用场合的多样性,如单居室/多居室。单体/集合等;2、是否热回收:单纯换气系统、热交换换气系统等;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