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资讯
《全球绿色建筑评级体系研究》报告引发争议
2018-12-07 浏览量:2254

     最近,一份名为《全球绿色建筑评级体系研究》的报告引发争议。

  其发布者是房地产顾问机构戴德梁行。该报告指出,绿色建筑正逐渐成为高端物业未来发展主流,尤其是获得相应认证的绿色建筑,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开发商的重视。在绿色建筑标准评估方面,戴德梁行建筑顾问部中国区主管黄智兴称,“在中国大陆,目前超过99%的高品质绿色建筑都是由美国LEED进行认证的”,而中国的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则“因为相关立法的缺位和可操作性缺乏,尚未广泛推行”。

 

  这种说法显然将美国LEED认证体系(以下简称LEED)与我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以下简称绿标),进行了比较。事实上,近年来LEED的确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一股认证热潮,并对2006年开始实施的本土化标准———绿标的推广形成冲击。而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专家却对LEED标准本身及其商业化过强产生了质疑。

  两套同样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体系,究竟谁占领了中国绿建认证高地?谁才是中国绿建的真正标签?

  LEED版图扩张

  中国已经成为LEED认证的全球第二大国,LEED还有意成为绿色认证标准的老大

  “在国内市场上,LEED与绿标是两大主流评价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凌对《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坦言。

  而在国际上,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包括美国LEED、英国BREEAM、日本CASBE、德国与北欧的Blue Angel、荷兰Green Calc及澳大利亚NABERS等。其中,LEED与BREEAM最具影响力。从1998年设立至今,LEED已对全球约30多个国家的14000多个项目进行了评估,注册申请认证的项目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LEED认证的全球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黄智兴表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注册申请LEED认证的项目已逾300个,实际获得认证的项目共71个。从首个非示范项目招商地产泰格公寓到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当代MOMA (论坛 新闻 视频),从万科大梅沙总部到刚竣工的“京城第一高楼”国贸三期,LEED的影响力涵盖了众多知名建筑与知名房企。然而,LEED的推广并不仅仅停留于项目本身。

  2010年10月15~16日,一个普通的周末,北京万通中心27层,一场LEED评估课程正在进行。授课教师是来自USGBC的技术官员,而听众则大多来自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在这场中外互动的绿色课程背后,预示着万通地产的一个重大攻略:对旗下商用物业(不排除部分住宅物业)全面推行LEED认证,在测算成本及收益后,将在中城联盟企业推广。而LEED则希望直接参与到中国不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来,成为绿色认证标准的“老大”,继而获得官方认可。

  事实上,USGBC正是万通地产今年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万通集团随后表示,双方目标不约而同,即成为中国绿色商用建筑的市场赢家 。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本月,王石、冯仑等将率领中城联盟代表团赴美国参加LEED举办的世界绿色建筑大会。同时,在中城联盟内部,已经特别成立了一个绿色建筑委员会,万科、万通、当代、锋尚、朗诗等都是该委员会的核心成员。

  与此同时,一批跨国顾问机构正在中国大力组织培训与资格考试,一个LEED AP(LEED认证专家)队伍正在兴起。

  “原罪”质疑

  “LEED并非一项节能标准,其最成功之处不在于绿色理念,而在于商业运作。”

  伴随着LEED的方兴未艾,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并集中在四个层面:LEED究竟是不是一项正式标准;是不是一个节能标准;是不是一个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标准;其最终意图是为了推动节能还是纯粹的商业运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朱颖心曾专门针对LEED与绿标进行过比较研究,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上述质疑一一做出了解答。

  标准性质的质疑。LEED被认为是一个先进的国际标准,这也正是其形成市场号召力的基础。但是,朱颖心告诉记者,与中国绿标、日本CASBE、英国BREEA等标准的官方背景不同,LEED是“一个由民间组织发起的行业标准,也仅在美国部分州实施,并未上升为国标,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了国际标准呢?”

  节能与否的质疑。在朱颖心看来,“LEED根本就不是一个节能的标杆”。她指出,LEED采用条目计分方式对项目进行打分,而不同条目之间的得分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即只要环境品质部分得分较高,即便节能分数为零,总分达标后也能通过,这样的评分机制并没有对建筑节能进行特别要求。而绿标则对各个分数项实行一票否决。她在LEED官网上看到,几乎超过80%的建筑节能部分的分数不及格,甚至是零分。

  她同时提醒:“美国每平方米住宅建筑能耗是中国的3倍,公建能耗更是中国的7~8倍。即便是符合美国的节能标准,也与我国相去甚远。”

  认证机制的质疑。一方面,尽管申请注册了LEED的中国项目超过了300个,但实际通过认证的项目仅70余个。这是因为,尽管LEED的最终认证门槛较高,但是其前置了一个“预认证”程序,这就使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旦通过了AP的审查,获得了“预认证”后,便迫不及待地大肆宣传,制造营销“噱头”,提高租金或房价,赚取高额附加值。至于项目销售完毕后,还要不要继续认证程序,则往往不了了之。“这种商业模式正是LEED极具市场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LEED全部认证止于规划设计,而不会涉及到实际建成后的阶段。正因为“纸上谈兵”与实际运行的差异,USGBC于2009年对美国156个认证项目进行实际能源绩效调查时便发现,84%的建筑在能源和大气环境项的得分上未能达标,而80%的建筑在室内环境质量上则远超过标准。这也将LEED认证项目的节能质疑推向顶点,以致该机构不得不表示会加强对LEED认证建筑建成后实际节能运行数据的监管。

  评分原则的质疑。负责LEED预认证审查的AP,主要依据体系内的条目对项目进行比对与打分,只要企业通过任何材料、图表、照片等形式,证明确实采用了相关技术或产品,便可以获得加分。“而我们认为,仅对昂贵技术产品进行简单的叠加与堆砌,不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不是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宋凌表示,这种评分原则下,还容易导致高投入、高能耗与高浪费,并“形成错误的引导”。

  而选用LEED AP、采用推荐厂家的“绿色产品”、承诺事后帮助LEED进行宣传推广可以加分等原则,则进一步引发了对其“商业运作”的广泛质疑。

  此外,LEED认证花费巨大似乎已成共识。一种说法是,表面上看认证费用并不多,但由于其认证过程相当繁复,许多企业不得不聘请专业顾问机构或AP,而这就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这些机构或AP为帮助企业获得加分,还可能推荐种种昂贵的技术或产品,从而增加项目成本。记者查阅资料时还发现另一组数据:北京地区的一个项目申请LEED-NC(新建筑)认证,需要付给咨询公司设计方案审核和施工方案审核咨询费约人民币40万~60万元不等,项目注册费用15000~45000美元不等,设计审核费每平方英尺0.04~0.045美元,施工审核费每平方英尺0.01~0.015美元等。整体算下来,一个项目认证花费上百万人民币并不稀奇。

  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能联系到LEED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对上述费用进行确认。

 本土标准审慎而行

  条目评定、合理性分析、一年实际运行数据,确保了绿标的初衷,但却暂失了市场优势

  尽管备受质疑,LEED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却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自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本土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仍在审慎中前行。但是,针对前述报告指出的“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缺乏可操作性,尚未广泛推行”,宋凌则予以否认。

 

  她向记者介绍,国家标准出台后一年半,原建设部推出了标识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真正意义上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空白。依据这套评价体系,达标建筑将分别获得一星、二星、三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与LEED着眼于美国5%的先锋建筑不同,绿标致力于绿色建筑的普及应用。”宋凌表示,“因此,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激发企业积极性,一星标准门槛很低,只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稍加用心,注重合理性,便可达到,不用多花钱。”

  对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质疑,宋凌表示:“我的理解是,与LEED最终认证相比,绿标操作性应该更强,但与目前普遍了解的LEED预认证相比,我们的认证难度较大。一方面,在条目评定的基础上,还要由专家组进行合理性分析;另一方面,认证程序包含规划设计与实际运行两个阶段,只有实际运行满一年且各项数据达标,才能正式通过认证。”不少专家认为,正因如此,绿标的市场优势不如LEED。

  但是,“作为一种官方行为,必须严肃而谨慎”,宋凌介绍,2008年以来,依托各级主管部门的示范推广,全国仅有60个项目获得了绿标认证(包括57个绿标设计认证和3个最终认证)。“但是,这也并不能说绿标没有得到广泛推行”,朱颖心举例说,日本CASBE在6年间也仅认证了108个项目。

  不过宋凌也坦言,由于现行标准出台时间是2006年,当时基础条件不成熟,标准体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LEED一样的条目打分制,决定了整个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地方适应性,只能比对条目作简单的‘判断题’,也会出现合格但不合理的状况。”宋凌透露,目前,一套改进后的新的标准体系框架已经研究出来。在新的体系框架下,将只会对项目产生的节能环保效果进行量化,至于具体技术和方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选择题”。新框架下制定的第一本标准将于明年出台。

  中国式标签

  绿色建筑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一个大洋彼岸的非官方标准,能否通用于我国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

  究竟谁更适合中国的绿色建筑?这是不少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一面是尽管费用昂贵但普遍认为操作简单、附加值明显的“国际标准”,一面是虽然花费不大但却必须实打实干、还要推后“成果”享受的“本土化标准”,谁才是中国绿建标签?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中国部主任程乃立也对媒体表示,LEED覆盖范围广阔,几乎涵盖了各种业态的认证,以及一些社区的整体认证等。

  万通地产则根据自身诉求制订了“双轨”认证模式。总经理许立对记者表示:“公司的住宅业务将全部采用绿标,有条件的都争取达到三星标准;而商用物业的连锁产品万通中心将主要参照LEED。这样的深绿地产战略,将成为万通地产反周期经营的新策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绿色建筑本质上就是气候适应性建筑。”绿色建筑的精髓就在于“因地制宜”。基于这一考量,不少业内人士认为,LEED基于美国本土气候、地理、土地等条件,相比之下,绿标更适合中国国情。

  “我国的本土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地方差异,一个大洋彼岸的非官方标准,怎么能通用于我国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更何况是一个节能标准远低于我们现有水平的标准?”朱颖心直言。

  而居住习惯的不同,也可能使“洋标签”变得有些“画蛇添足”。一个案例已被多次引用。当代MOMA于2005年获得LEED绿色社区卓越奖,在这个知名的“节能”建筑内,一套恒温恒湿系统24小时全年无休地运行着,这正是该项目的重要节能标志。但是,为了保证恒温恒湿,整个庞大建筑终年门窗紧闭,即使是在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的时节。“这并不符合中国老百姓开窗通风的居住习惯,更重要的是,与我国其他普通住宅相比,其能耗之大、浪费之巨,可想而知。”宋凌表示。

  事实上,就连黄智兴也不否认,LEED也具有局限性。而LEED创立人罗伯特·沃森更直言,中国拥有5000年的建筑历史,“许多建筑与自然结合得很好,为什么他们不多去找找这方面的案例呢?”他同样不能理解,为何许多中国新建筑总是以西方建筑为参考模本。

  名词解释:LEED,即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鄄ronmental Design),1998年由美国建筑行业的非盈利性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设立。这套评估体系从场地规划、保护节约水资源、能源利用和能效等6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指标评估,按照得分多少,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4个级别。

巴巴传媒——中国新风网整理编辑

来源: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