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新风网!
当前位置:中国新风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观察 - 正文
滇池出现生态环境改善“拐点”
     2011-05-23 10:04     来源:     浏览量:674

  近一段时间,包括新华社、中新社等在内的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刊载文章,报道昆明在新一轮滇池治理的进程中,到2015年滇池全湖水质力争达到四类标准,确保五类标准,35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三类至四类水质标准,实现滇池水质明显改善,高度肯定昆明在滇池治理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新华社 对从小在滇池里嬉戏长大的李会来说,他一度完全失望: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在涌向滇池,滇池完了!

  所以眼见着湖水明显变清、景观明显改善时,李会的惊讶和喜悦可想而知:看来只要真下功夫,滇池有治!

  李会是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明波村人。像李会一样“惊讶和喜悦”者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昆明人发现,随着滇池治理近年来连续提速,滇池正在出现生态环境改善的“拐点”部分水域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强。

  “早一天改善滇池的水质,就能早一天让群众拥有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让滇池重见清波。”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信心满怀。

  “殊为不易”的生态“拐点”

  正是昆明春夏之交的旱季。由于水量补给相对较少,往年,滇池在春夏季节时候总是蓝藻疯长、水质发黑,甚至临湖百米开外就能闻到恶臭之味。

  但记者近日沿湖实地采访中能直观感受到,湖水在明显变清,水体景观总体已大为改善,即使在湖岸边行走也闻不到异味。昔日被认为是滇池重点污染源的一条条入湖河道大都已经得到整治,成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

  这是2008年以来昆明市提速治理滇池的结果。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介绍说,从2008年国务院“三湖”座谈会以来,昆明市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投入力度推进滇池治理,使滇池水环境逐渐改善。

  2010年昆明市遭遇百年一遇特枯年景,在降雨量减少41.5%的情况下,水质总体保持了稳定。尤其毗邻城区、污染最重的草海水域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值分别下降33.5%、14.7%、43.7%,已连续四个月富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

  跟踪研究滇池治理多年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认为,污染指标下降对于滇池水污染治理来说是“殊为不易”的一个生态“拐点”。“这已从根本上扭转了滇池治理的背动防御局面。抓住这个"拐点"继续推进工作,滇池治理大有希望。”

  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明波居委会紧靠在滇池北岸草海的湖边,随着穿村而过的五龙河由臭气熏天的“纳污河”整治为“岸绿水清”的景观河,居民已能惬意地在湖边、河边行走,一些孩童甚至还到河里游泳。

  “动真格”效应

  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丽川认为,长期以来滇池治理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社会动员难。滇池治理涉及昆明城乡千家万户;二是综合配套难。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配套使一些项目难以发挥效益;三是资金筹集难。滇池治理需投入资金量很大,对昆明市这样的西部地区城市无疑是很大的难题。

  “这些湖泊治理的普遍难题和滇池治理的特殊难题交织,使滇池治理目标一直难以实现。”和丽川说。

  为何近年来这些难题得以突破?和丽川认为,除了中央和云南投入力度加大、治理思路优化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这几年来昆明市从市级领导开始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强力”推进滇池治理,使各项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治湖先治官”,昆明市规定,所有滇池治理项目必须分级分解,一旦出现没有完成的情况一律问责。

  记者了解到,目前昆明市从市领导开始,各个层级的领导均有滇池治理的目标任务,30多位市领导每人负责一条入湖河道,坚持每半月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更主要的是基层力量整体得到动员。昆明市西山区是滇池治理的重点县区,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到河道进行检查并形成专报,当天有问题当天解决。马街街道办事处钟筱瑛因为分管河道出现纸屑而被问责一次,现在她“有事无事都要去河道看看”。

  “强力”使治理难题逐渐消解,污水堵截、生态修复、内源清淤和外河调水等内容的60余个项目整体实施,已初步实现“不让污水进入滇池”。“保护滇池,人人有责”、“滇池清、昆明兴”,昆明电视台专门开设了排污曝光台,流域内中小学全面开设了滇池保护课程。

  投入到滇池治污的资金大幅增长。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用BT、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实际完成投资达17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倍多。

  科技显威力

  对于滇池,水葫芦曾经让人闻之色变。每当春夏之交一些受污染严重水域水葫芦疯长时,各县区都要组织力量打捞,打捞后再运走,工程量巨大。

  如今,水葫芦已成了治污的宝贝。昆明市近日安排,要在滇池河湖里圈养水葫芦26平方公里。试验证实,水葫芦其实是袪除水中富营养物的最好水生植物。

  水葫芦的利用只是滇池治理中众多科学手段的一项。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丽川介绍,在提速治理滇池中,系统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和众多科学手段已经全面使用在滇池治理中,“面对水污染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必须的”。

  “科学为本,科学治污”成为治理提速的支点和保障。昆明市专门成立了滇池保护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从治理规划、技术应用到效果的检查评估全部纳入到专家的评审范围。

  一个系统性的治理规划在决策层中成形。在总结过去治理教训的基础上,昆明市完善了滇池治理的规划。总体思路就是,以削减入湖污染物为中心,杜绝外源增量污染,减少内源存量污染,恢复湿地修复生态功能,调引外流域清水。

  湿地是湖水的“肾”,在生态修复中作用很大,但种些什么植物还须考量。经过反复论证,昆明市已决定选择中山杉代替草本植物,不仅能吸收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还可以用来做碳汇交易。

  “治理思路是清晰的、系统的,治理手段是管用的、配套的。”昆明市西山区副区长周开龙说。

  治污正未有穷期

  同样的水域,同样的自然条件,同样的发展压力,为何这几年昆明能动真格“强力”推进滇池治理?侯明明一语中的:滇池治理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面镜子,是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和生态观在湖泊治理中的表现。

  滇池水景观改善的消息让人“惊讶和喜悦”。这是多年来在中央关心下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向污染宣战”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不仅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环境改善这一民生福祉,还大大提振了全面完成滇池治理目标的信心。

  但侯明明认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由于滇池污染存量大,污染源还没有完全杜绝,而且湖泊治理有其滞后性,因此,还不能过高估计滇池治理取得的成果,还面临几个不确定因素,“当前,滇池治理正处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近日,云南省政府专题召开滇池治理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更大的气魄推进滇池治理,确保湖体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各种综合指标体系达到相应要求,争取早日退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污染治理名单。

  主流

  声音

  信心和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本报评论员

  滇池污染治理效果到底如何?我们自己说了不算,要让人民群众来说,要让外人及旁观者来说。

  新华社等全国媒体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报道了昆明市为了百姓福祉提速治理滇池的文章,在昆明在滇池流域全面截污、禁养、整治和绿化,“治湖先治官”,恢复湿地,圈养水生植物,动真格“强力”推进滇池治理的过程中,用大量的事实、翔实的数字和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感受,充分论证了滇池治理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面镜子,是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和生态观在湖泊治理中的表现。

  必胜的信心和科学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目前滇池治理正处于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逐步转变的阶段,今后5年将是实现水质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骄傲自满。要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

  我们要继续全力推进主城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工程建设、主要入滇河道及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滇池湖滨生态建设、环湖截污工程、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生态清淤等重点工程,继续坚持科学治污,早日攻克滇池蓝藻水华爆发难题。滇池一日不清,治理一刻不停。

  人民群众的褒奖和全国媒体的肯定,是对昆明治理滇池污染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代表了全国人民对滇池污染治理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对此昆明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并决心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再接再厉,艰苦拼搏,再用五年时间,让滇池变清,向党和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成绩单。

 

 

巴巴传媒-中国新风网整理编辑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合作洽谈:18601012024
发文投稿:18810107320
展会合作:18510167320
售后服务:010-84938918
  • 扫描二维码
    浏览手机官网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巴巴传媒 京ICP备10028109号-7 Copyright © 2006-2019 zgxf88.com. All Right Reserved
首页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品牌入驻    |    广告服务    |